叶老告诉我们,他是军人出身,1961年参军,直到1986年转业,整整26年,差不多三分之二的工作时间都是在部队度过的,而部队这座大熔炉确实也对他影响甚深,谈吐间,仍然能感觉到一种军人的风度。1986年转业到中院后,叶老从事的政治、纪检工作(当时政治部、纪检组合署办公),当时与他共事的有现任莲都区委副书记谷江南、中院监察室主任郑小平、中院立案庭庭长翁卫芬。虽然人少,但是工作效率高。叶老说,他从军队带回来的一些管理经验发挥了不小的功效。
谈话中,我们了解到,正是在叶老的力推下,1988年全院首次实施了岗位责任制考核。之前这项工作几乎是空白的,所以没有相关的资料经验可供借鉴,叶老为做好这项工作,带队远赴东阳法院取经,广泛收集岗位考核相关资料,经过仔细研究梳理,终于制订适合我院实际的岗位责任制考核方案。这一制度出台后,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。此外,叶老还曾建议庭长以下实行竞争上岗机制,但是因为条件还不成熟,没有实行。当我们告知叶老近年来我院已经通过竞争上岗选任中层干部时,叶老感到很欣慰。
叶老说,在法院时他一方面抓制度建设,另一方面纪检监察工作也抓的比较紧,10年间,在全地区查处了180多起违法乱纪行为,所以不可避免的也得罪了不少人。但是叶老说,他不后悔,他的铁面其实是对干部的爱护,小问题的时候被发现查处,还可以弥补挽救,如果一味放纵,等到问题严重到触犯刑法了,身陷囹圄了,那才是对干部的不负责任。
谈及退休后的生活,叶老说主要是读书、看报、画画、写文章。叶老说,他不是为了消磨时间而读书,而是带着问题去读书,希望从书中寻找到答案。他还喜欢看报纸,并且有剪报的习惯,只要看到感兴趣的内容,就会把它剪下来,粘到笔记本上。叶老拿出了他多年的学习成果,厚厚的十几册笔记本,里面都是叶老收集的豆腐块文章。内容涉及军事、时事、社会等等,我们翻开了一本,发现居然有1987年的人民日报文章,想来叶老能够坚持下来,真是不简单。叶老的另一爱好则是画漫画。他说,我们来之前,他正好在构思一幅漫画,说着他又拿出了一摞厚厚的漫画作品,件件凝聚着他多年来的心血。我们仔细翻看了一遍,发现叶老的漫画针砭时弊的较多。其中有一幅画是针对当时的文风八股倾向,叶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,他认为好的文章应该是凤头、猪肚加豹尾。这种比喻非常形象,也很有见地,让我们年轻人受益匪浅。讲到文风,叶老特意提到了去年中院给老干部们的一封信。他说,收到这封信之后老干部们都很感动,认为这一举措很好,而且信的内容饱含着真挚感情,文风也很好,所以他当即给政治部杜主任发去了短信,对中院领导关心老干部们表示感谢。叶老的漫画作品中还有描述生活类的、歌颂精神类的,不一而足,见我们对其中几幅很感兴趣,就慷慨的表示作为礼物送给我们,这让我们喜出望外,对叶老的慷慨表示感谢。
很快,约定两个小时的访谈时间就过去了,为了不影响叶老的休息,我们意犹未尽的结束了今天的访谈,叶老坚持把我们送到小区门口,才作道别。
《流金岁月》到今天已经是第十二期了,每次我们都有同感:与老干部们的交谈总是觉得时间太快太短,老干部们就像是一本读不完的书,限于时间,却又不得不暂时停下。每一位老干部对我们这些年轻后辈也是关怀备至,乐于与我们交流,给我们讲人生道理,述说奋斗事迹。我们相信,有《流金岁月》这么好的平台,老干部们这本书会继续读下去,老干部们的谆谆教诲、殷切希望将继续指引着、鼓励着我们这些年轻人成长、进步。(执笔人:梅剑文)